大型险企布局养老社区正在持续扩容中。
近日,太平人寿全资收购广州仁和颐家和园养老社区项目,将其纳入集团“重资产”旗舰型CCRC养老社区(即持续照料养老社区)资源,这是继1月3日三亚“海棠人家”正式开业之后,中国太平在“重资产”模式布局上的又一重大进展。
2022年12月29日,中国太保(601601)的太保家园北京与三亚项目的动工开建,标志着太保家园全国布局暨东西并进实现养老社区开园运营之后,南北呼应的建设正在全面展开。
养老社区建设和运营周期普遍较长,这与具有长期属性的保险资金相匹配。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2月底,市场上已有13家保险机构投资了近60个养老社区项目,布局全国20多个省市。近期,银保监会就“保险+养老社区业务”在业内征求意见,相关资质要求对头部险企形成利好。
普华永道中国金融业管理咨询合伙人周瑾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大公司而言,相对于短期资金实力的要求,“保险+养老社区业务”模式更重要的是未来可持续,未来各家比拼的是对接康养服务的质量、科技能力的嫁接,能否赢得客户的认可,体现在后续的运营中是能否确保一定的入住率。因此养老社区的运营能力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大型险企养老社区全国布局渐成型
近日,中国太平在“重资产”模式布局上有重大进展。太平人寿全资收购广州仁和颐家和园养老社区项目,项目名称定为“木棉人家”,目前已经全部建成,护理部分已投入运营,自理公寓部分在装修筹开过程中,规划业态包括活力公寓、会所、护理公寓及基础医疗配套等。
中国太平是以“轻重并举”养老社区建设为战略的保险企业,自2014年开始进军养老产业,2017年定位“轻重并举”战略,推动养老社区在全国区位的布局。在集团整体规划下,通过人寿保险来推动集团公司“保险+医康养”现代客户服务生态圈规划落实。截至目前,中国太平合作养老项目总数已达32家,分布在21省27市,基本实现东西南北中全覆盖。
而另一家头部险企中国太保,在2018年正式入局养老社区。随着《太平洋保险(601601)养老产业发展规划》的通过,中国太保计划在3至5年内首期投资100亿元,在全国重点城市打造系列养老社区。
根据最新进展,2022年12月29日,中国太保打造的地区养老社区旗舰项目太保家园北京、三亚项目开工。至此,太保家园“南北呼应、东西并进、全国连锁、全龄覆盖”的全国布局已基本完成。截至2022年末,在11座城市布局的12个项目全部进入建设阶段。
“保险+养老社区业务”模式监管的规范利好头部险企
保险公司投资养老社区,早已成为大型险企养老产业布局上的标配之一。2009年11月,泰康人寿获得中国保险行业第一个养老社区投资试点资格。此后数年,其他大型险企紧跟其后。在参与方式上,主要有三种模式:重资产投入模式、轻重资产相结合的模式和轻资产模式。
对于近年来大型险企养老社区持续扩容,周瑾表示,一方面,第三支柱养老保险政策更加明朗,各大险企会加大在养老产业的布局力度;另一方面,从泰康为典型的养老社区布局的成效看,在拉动销售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这也是同业加大养老社区布局的一个重要原因。
2022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中明确提出,适应人口老龄化进程,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加快健全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信达证券报告认为,老龄化背景下,城市居民为父母入住养老社区支付溢价的需求有望不断上升,将有望为保险养老社区运营建设提供更大助力。
资料来源:银保监会网站
在政策层面,监管近期对于“保险+养老社区业务”提出门槛要求。2023年1月4日,银保监会下发《关于规范保险公司销售保险产品对接养老社区服务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通知》)。根据业内统计,满足相关门槛要求的公司或不足30家公司。
周瑾认为,监管对“保险+养老社区业务”的规范,有利于市场长期稳定、持续发展,对行业,尤其是大公司而言是利好。“养老社区的入住权要在若干年后兑现,如果对经营主体没有一定的门槛要求,难以保证参与者具备持续运营的能力,届时兑现不了,也会引发很多问题。”
除了严格准入,监管还在风控、资产负债匹配、社区运营等方面加强规范。比如在养老社区运营方面,《通知》表示,保险公司可以通过投资建设、租赁或合作等方式运营养老社区,养老社区应当独立运营,确保风险隔离。通过投资建设方式运营养老社区的,应当以设立专业养老子公司的形式提供养老服务。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